中新網福建新聞11月11日電 11月9至10日,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嵩口鎮的滄龍水鄉漁村舉辦以“生態放流·禮贊豐收”為主題的海峽兩岸(清流)首屆漁業豐收節暨增殖放流活動。活動設置漁業增殖放流、清流溪魚宴、漁樵村晚、滄龍集市、增殖放流·漁樵劇本挑戰賽、悠閑垂釣、媒體采風等內容。通過“賞、樂、食、學”等環節,清流縣展示了當地在漁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同時也宣傳了清流客家文化、美味珍饈、名優特產和文旅產品,積極打響“太極水城·怡養清流”的城市品牌。
“漁村、魚宴,美景、美食交相輝映,讓人沉醉其中!好吃、好玩、好看,真是不虛此行!”來自遠方的游客謝女士贊不絕口,連聲說了三個“好”,對這場活動表達了由衷的贊美和喜愛。
清流溪魚,作為清流的支柱產業之一,撐起當地人的飯桌子和錢袋子。滄龍村地處九龍溪流域,水質清澈、富含礦物質,為溪魚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得益于當地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優勢,這里的溪魚肉質鮮美、口感細膩,成為了餐桌上備受當地人和游客喜愛的美味佳肴。
中國鄉宴組委會精心打造的“清流溪魚宴”讓與會嘉賓和游客大飽口福。清流縣是客家縣,其食用溪魚歷史久遠。逢年過節,魚是必備菜肴。殺魚的時候將魚尾砍下,貼在門上,寓意年年有“魚”(余)。宴席上,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魚菜品呈現:“清蒸白刀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讓人回味無窮;“松鼠魚”造型別致,酸甜可口;“清流烤鰻”外皮酥脆,內里多汁,贏得了在場每一位食客的贊譽。這些菜品不僅是對清流溪魚獨特風味的完美詮釋,更是對當地漁業繁榮景象的生動寫照。
嘉賓與食客們圍坐一堂,共同品嘗這來自清流溪水的饋贈,共同感受漁業豐收帶來的喜悅與幸福。其中,“清蒸白刀魚”最受食客們的歡迎,其鮮美的口感讓人回味無窮。白刀魚,作為閩江流域的一種古老魚種,不僅口感上乘,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是清流溪魚中的佼佼者。
清流縣水域資源豐富,境內有水溫19-21℃冷泉5處,水溫25℃以上溫、熱泉8處,全縣水域資源面積達7.2萬畝。清流水面資源豐富,可供各種水產養殖,近年來,清流縣緊抓漁業大開發,在上級各級部門的關心指導和廣大漁民朋友共同努力下,取得顯著成果。
“清流溪魚”2008年被認監委、標準委確定為第二批良好農業規范(GAP)試點項目,2009年獲得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12年獲福建省著名商標,2017年獲得福建省十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稱號。2023年,全縣擁有漁業有限公司53家、漁業專業合作社25家、家庭農場54家、農業農村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7家、省級水鄉漁村7家,全縣養殖面積5.8萬畝,漁業產量2.73萬噸,總產值6.2億元,漁業產業成為該縣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柱產業。
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活動我們設置了增殖放流環節,通過科學合理地放養魚苗,增加水域中的魚類數量,提高水生生物資源的多樣性,從而促進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同時,提高人民群眾對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的認識和參與度。”
現場還舉行“清流溪魚級科技小院”揭牌儀式和斗魚大賽。此外,漁樵村晚現場,漁村特有的風情和漁業豐收的元素無處不在,為觀眾們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
滄龍集市上,周邊農戶紛紛前來擺攤,不僅擴展了后備箱農產品集市,并還原了鄉村趕集的味道。同時,現場的清流農特產品展示區對本地農副產品、文創產品進行優選推薦,包括非遺技藝、特色美食、農文旅紀念品、餐飲文創產品、文化產品組合以及文創產品衍生等,充分展示了漁村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各級領導和嘉賓共同見證了這一生態環保的盛舉。
清流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胡艷華表示:“下階段,我們將踐行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念好‘山海經’、打好‘特色牌’,按照‘規模化、品牌化、差異化’工作思路,創新推進種業振興和大水面開發,延伸漁業全產業鏈條,讓清流溪魚這一共富特色產業進一步鼓足百姓腰包。”(完)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