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川古鎮歷史悠久,素有“先有貢川,后有永安”之說。這座千年古鎮,保存著大量明清時期的古建筑,青石板路、古橋流水、雕花木門,每一處都透露出古樸典雅的氣息。
貢川古鎮的建筑風格多樣,涵蓋了古城墻與巍峨城門、古樸民居、莊嚴宗祠、神圣廟宇、雅致廊橋以及歷史悠久的商會會址等。這些建筑不僅布局嚴謹,各具特色,而且構成了閩中地區建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漫步于古巷之中,才是體驗古鎮魅力的最佳途徑。古巷的魅力,在于它們總能不經意間帶來意外的驚喜。那狹長而深邃的勝利巷,以及禾鱔巷、朱紫巷、正順巷,每一條都鋪滿了青苔斑駁的老墻,經過歲月的磨礪,訴說著歲月的變遷與人文歷史的興衰。
泰寧縣,一座承載著千年歷史底蘊的古縣,被譽為“漢唐古鎮、兩宋名城”,同時它也是一座特色鮮明的現代旅游新城,成功摘取了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以及5A級旅游景區等諸多頂級榮譽。
泰寧古城,歷史上被稱為“金城場”,不僅是泰寧縣展現其獨特風貌的窗口,也是、經濟、文化與旅游活動的匯聚之地。這里深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淀,尤其是科舉文化的輝煌,留下了“隔河兩狀元、一門四進士、一巷九舉人”的佳話。
古城中,在柔和月光的輕撫下,尚書第的庭院中投下斑駁陸離的光影。抬頭仰望那輪明月,心中不禁涌起對這份跨越千年美好時光的深切感受。
尚書第,又被稱為“五福堂”,這座建筑是我國明代官式府第中極為罕見的瑰寶,布局嚴謹有序,氣勢雄偉壯觀,既吸納了京城建筑的莊嚴大氣,又巧妙地融入了地方特色建筑元素,形成了泰寧獨有的“三廳九棟”獨特建筑格局。
推開尚書第那扇塵封的大門,古樸韻味的官宅、民居與祠堂交相輝映。尚書第匯聚了磚、石、木構建的古街、古巷、古井與牌坊,每一處細節都透露著古人的智慧與超前審美。
泰寧梅林戲源于清乾隆年間,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泰寧古城最具地方特色的展出形式,不僅深受大眾喜愛,還在2006年被評為首批“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戲員們的舉手投足間,盡顯戲中角色的特點與韻味,既是長久往復排演的回報,也是他們與千年文化盡心相融的結果。他們致力于傳承與弘揚先賢的智慧與學問,在讓泰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重新綻放,煥發出勃勃生機與新的活力。
賴坊古民居,其歷史可追溯至宋代,于明清時期達到鼎盛。一條潺潺流淌的文昌溪,宛如天然的屏障,將喧囂與浮華隔絕于外,靜靜地守護著這片古樸的村落,以它獨有的方式低語著過往的滄桑與故事,讓這片土地顯得寧靜而深遠。
古民居被稱為古代閩西客家建筑的“活化石”,村落中圍屋式、府第式、碉樓式、吊腳樓式等各式建筑鱗次櫛比,宮廟、祠堂、祖屋、民居星星點點,“福”文化點綴其中。
這里宛若一幅“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詩畫,又似那“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隱秘小徑。
徜徉于古村的曲折巷弄間,不時能邂逅巧奪天工的“三雕”藝術瑰寶——細膩的木雕、質樸的磚雕、堅硬的石雕,它們以繁復而精美的圖案與精湛技藝,彰顯著古代匠人的智慧與匠心獨運。這些雕刻作品不僅是藝術殿堂中的璀璨明珠,更是賴坊古民居文化不可或缺的寶貴元素。
秋風輕拂,帶來絲絲涼意,仿佛也輕輕拂去了歲月的塵埃,讓人們在清新的空氣中更加深切地體悟到那份沉淀千年的文化底蘊,感受其厚重與深遠。
桂峰村不僅是中國傳統村落,更以其獨特的魅力獲得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的榮譽。這里的一磚一瓦皆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敘事,默默傾訴著往昔的滄桑;每一道裊裊升騰的炊煙,仿佛是歲月長河中溫馨情感的具象,洋溢著往昔的溫情與安寧。
踏上青石板路,村中小橋流水,曲巷通幽,家家戶戶晾曬著秋日果實,豐收喜悅包裹住了金秋時節,繪就了古村世界獨一無二的秋日美景。
恰逢秋季,桂峰村曬秋是一種傳統俗,意指將豐收的農作物、蔬菜及果實進行晾曬。這一行為不僅象征著對豐收的歡慶,也體現了將食物干燥儲存以備冬日之需的智慧。
這是一個等你來書寫故事的地方,一個讓心靈得以棲息的古老村落。在這里,每一次呼吸都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次駐足都是對過往時光的致敬。
建寧上坪古村,其歷史可追溯至五代十國時期,它依山傍水,被群山溫柔地擁抱著,宛如兩條玉帶纏繞其腰間,小橋輕跨流水,曲折小巷引領至幽深處。
當古村落的全貌映入眼簾,內心即刻由浮躁轉為寧靜平和。若非親身至此,實難想象,在當下這個喧囂紛擾的世界中,竟能尋得一處如此完好且寧靜的古村落。
漫步幽巷,每一幢無論是保存完好抑或殘破的古屋民居,甚至廢墟遺址都留下了歷史的影子,構成一幅精致的古村詩畫。
千年古村,千年文化,在這些古建筑群中漫步,隨處可以感受楊家以耕讀傳家、崇文尚學的儒風。
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諧與美好?;蛟S,這就是上坪村的魅力所在吧——它不僅能夠讓人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深邃,更能夠讓人在喧囂的塵世中找到一片屬于自己的安寧。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