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鄉面貌來說,如今的三明已是“路寬林茂糧豐”。但用“路隘林深苔滑”來形容三明各項改革起步、推進之艱難,卻很貼切。
昔日“路隘林深苔滑”,今朝“路寬林茂糧豐”,“三明實踐”有力展現了習一系列改革和發展理念的前瞻性和科學性,充分彰顯了新發展理念的理論魅力和實踐偉力。
更讓人激動的是,25天后,習同志就保護萬壽巖再次作出批示,要求省文化廳進一步提出全面保護規劃和意見。
“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山區要畫好山水畫”,習在福建工作期間,曾多次對三明生態環境保護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三明的紅色歷史可以用“一區三地”概括:中央蘇區的核心區、中央紅軍長征的出發地、紅旗不倒的革命根據地、偉人革命的重要實踐地。
不變的是這里的青山綠水,變化的是村容村貌,伴隨鄉親們的是他們時常講述的三個故事,映照著習一以貫之的人民情懷。
2019年7月24日,習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再次強調要總結推廣三明醫改經驗。
三明因三鋼而興,先有工廠后有城,在三明沙溪河畔列西拔地而起的三明鋼鐵廠,在衛星影像上清晰可見。
1996年5月至2002年6月,習同志先后11次到三明市調研,深入三明的12個縣市區141個點。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委書記 楊國昕:我們的這些工作就是要不斷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有質感的幸福。
三明擦亮綠色底色,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這里的成功實踐,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寫照。
在福建工作期間,習同志從1996年到2002年先后11次深入三明調研,16次作出重要指示。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