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武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是這個村最鮮明的特色,為保持歷史文化名村特色,打造一個“客家人的香格里拉”,賴坊鄉在文昌溪東岸以古民居保護開發為主,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利用”的原則,保護和改善了賴武村古民居內的生活環境;同時通過廣泛宣傳和項目建設,賴坊古民居知名度也得到提升,文化特色得以彰顯。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大面積明清古建筑群,走古事、擺五方、龍獅舞、沖炮陣、古樂坊、賴坊武術等民俗,豆干、花生等特產。
內洋村位于大田縣東南部,是明市海拔最高的鄉鎮—屏山鄉政府所在地。同時,這里是省級生態村、革命老區村、“中國高山茶之鄉”核心區,全村土地面積14136畝有三分之一劃在大田縣最高峰大仙峰省級自然保護區內,地貌景觀多樣,生物種類豐富。村里的崇圣巖是三明市重點寺院,被稱之為“泉南佛國”;閩臺蘇氏脈相承的宗祠文化,有南音、高甲戲、車鼓舞、木偶戲等傳統文化,還有賽豬會等民俗文化。
春賞櫻、夏避暑、秋品茶、冬觀雪;朝圣“泉南佛國”大仙峰巖寺;領略南音、高甲戲、車鼓舞、木偶戲、賽豬會;體驗宿營、垂釣、親農觀光。
泉三高速石牌互通口下,距內洋村20公里,車程約30分鐘;泉三高速吳山互通口下,距內洋村8.38公里,車程約10分鐘。
玲瓏秀麗的常口村,位于將樂縣東大門的金溪河畔,省道嶺文線沿村而過。步入常口村,一條寬闊的水泥大道在眼底下延伸,農家小院錯落有致,鮮花綠樹相擁,村前翠柳依依,一個依村而建的別致農家公園與整個村子有機結合,相映成趣。這里是攝影愛好者追光逐影之地;這里是都市一族的休閑養生佳境;這里是風光旖旎的人間花園;這里是鄉風文明的恰居樂土。
大科畬族村位于永安市洪田鎮最南端,依山而建,距離集鎮12公里。全村共有4個自然村,122戶、463人,其中畬族人口33戶、157人,占全村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大科畬族村是水果大村,擁有果園3500畝,年產特早蜜、臍橙5000噸,產值1000萬元以上,產品銷往東北三省、北京、上海、廣東、閩南等地,僅此一項村民人均年收入達3萬元以上,占總收入的65%。
白鷺高飛,直沖藍天。坐落在金湖之畔的南會村,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大面積的濕地吸引了成群的白鷺棲息于此,也吸引了慕名前來的各地游客。整潔的村莊倒映在波光鄰鄰的湖面上,外觀靚麗、設施齊全的農家庭院給流連忘返的游客們提供了家一般的歸宿……這里是白鷺的世界,更是旅游的天堂。
新興“農家餐飲村”,農家菜“鷺鳴宴”獨具特色。可體驗集垂釣、劃船、種菜、采橘為一體的“農家樂”。
上甲村是永安市大湖鎮最小的一個行政村,全村只有297人。因地勢與周邊農田稍高,又與嵯峨的高山相距較遠,舊舊時稱為上岬。或許上甲貼近大湖鎮,上甲村人多為陳姓,發脈于貢川唐中丞雍公之裔。又因鎮上皆山,自然環境優美,地下水量充沛,養殖漁業條件極佳,村里漁業也發展很好,現有魚塘達45畝。
徑清流蜿蜒婀娜;兩岸花紅柳綠,莊稼在谷地上蓊郁蔥蘢;農民的新居與年份久遠的廊橋、碑亭、古樹,輝映在碧水藍天間,走進大田縣桃源鎮藍玉村。眼前的一切,皆刷新了人們對美麗鄉村的印象。
云山村位于尤溪縣聯合鄉北部,毗鄰南平市塔前鎮菖上村,海撥810米,系南平、尤溪、沙縣革命根據地老區村之一,全村土地面積5402畝,其中耕地面積559畝。云山村地處全球十大最美梯田、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聯合梯田的核心區。云山梯田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層層疊疊的梯田,如天梯凌空,直通天際,又像安置在山上的鏡子,熠熠生輝。除梯田外,當地還有包氏宗祠包公、古銀杏林等景點,流傳著許多民間宗教活動。
北京有個周口店,福建有個萬壽巖”。說起三元區巖前村,大家自然而然會想到萬壽巖。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屬舊石器時代遺址的萬壽巖就位于巖前村西北的石灰巖孤峰上。萬壽巖的發現,把古人類在福建生活的歷史提前了十幾萬年,填補了福建省考古學年代上的一段空白,也是華東地區迄今發現最早的洞穴類型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此發現被列為2000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首。
“閩人之源”萬壽巖;福建發現最大宋元時期墓葬百階冢;“開閩第一站”王氏宗祠;大豐收提子觀光園。
從泉三高速莘口互通口下,沿306省道往明溪方向15公里,車程15分鐘左右。
李沂村位于君子峰自然保區主峰腳下,是知名的三區基點村(革命老區、蘇區、移民庫區)和美麗庫區移民示范村。走進李沂村,一股清新的田園氣息撲面而來,只見一條200來米的水泥路穿村而過,路邊矗立的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長廊,一條清澈的溪流由村田相接的地方源源不斷地流向遠方。站在高山上俯瞰,村落、公路、林木、水田、溪流等形成了一幅賞心悅目的景致,很自然地給人留下一種“顯山、露水、秀村、融綠”的和諧鄉村印象。
楊邊村隸屬著名客家祖地寧化縣石壁鎮,是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點。去年6月,楊邊村通過多方渠道籌集資金300余萬元,完成121戶房屋立面改造,建設生態河堤3公里,鋪設水泥路面800多米。解決了貧困村“無錢做事”的問題。目前,村里建成占地3.2萬平方米的生態旅游公園,鋪設7800平方米的房前屋后水泥路,村莊面貌煥然一新。過去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如今風景如畫,村民們皆生活在青山綠水的美麗畫卷之中。
在建寧縣均口鎮,有這么一個村莊修竹村。每年6~10月,荷花綻放,荷香四溢。這里的級農業旅游示范點百畝荷花觀賞園——修竹荷苑,一幅“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絕美景致,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俞邦村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村多系唐大臣俞文俊后裔。八代祖征閩大將軍俞朝風于唐末五代年間隨王潮、王審知渡江征閩,寓居汀州南門。北宋時,俞朝鳳的后裔從汀州移居沙縣俞邦村。古時有一門叔侄三進士,六代一將軍一尚書府尹,為此蘇東坡先生贊曰,“蓋世英杰,有其兄無其弟,有其父無其子,未若君世世相承也。”俞邦同時也是一塊革命熱土,在紅軍在閩戰斗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