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燕城”,曾獲“中國魅力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園林城市”、“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 “全國綠色小康縣” 等稱號。2015年被列為第二批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主要景點有桃源洞、鱗隱石林、天寶巖、安貞堡等。
梅列區是三明市委、市政府、市和市政協所在地,是三明市核心區域。區境內旅游資源豐富,有瑞云洞風景區、麒麟春曉、栲林幽韻、瑞云紫煙、斑竹秋月、正順凝紫、龍泉煙霞、黃坑溫泉、虎峰牧云等景點。
沙縣,古名沙陽,簡稱虬。是商品糧基地縣、南方重點林區縣、福建省竹子重點產區。蘿卜巖楠木種源自然保護區是全國唯一以楠木為對象的保護區。沙縣小吃名聞遐邇,2017年11月,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別稱沈溪,福建省山區第一大縣,三明市幅員最大、人口最多的縣。素有“閩中明珠”之稱,也被稱為“中國金柑之鄉”、“中國綠竹之鄉”、“中國竹子之鄉”、“中國油茶之鄉”、“中國革基布名城”、“朱子理學文化名城”、2010年被授予“千年古縣”稱號。主要景點有聯合梯田、中仙龍門場古銀杏群、桂峰村、南溪書院、九阜山峽谷等。
別稱“巖城”,三明市轄縣,境內有礦藏三十多種,其中煤、鐵、硫磺產量居三明首位,有“閩中寶庫”之美稱。境內有“白鶴洞”、“空洞山”、“黃巖洞”等石灰巖洞。主要景點有白巖公園、仙亭山森林公園、象山生態旅游區、全省第二大的水庫——七星湖、大仙峰省級自然保護區、通駟橋等。
明代中期即為閩中重鎮,福銀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是福建省重點林區之一,全國南方林區綜合改革試驗區,享有“綠色寶庫”之稱。三元區境內格氏栲自然保護區為原始森林公園。
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21個原蘇區重點縣,是紅軍長征4個起點縣之一,是蘇區縣之一,被譽為“蘇區烏克蘭”,且享受西部地區政策待遇。2011年底被聯合國地名專家組中國分部認定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三國吳景帝永安三年(260年)置縣,森林覆蓋率為全省之最,達85.2%。巖溶地貌是將樂縣一大特色。將樂的擂茶被列入省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主要景點有玉華洞、天階山森林公園、龍棲山自然保護區、楊時墓、 回頭山、明臺寺、證覺寺。
是著名的客家祖地之一,森林覆蓋率84%,無煙煤、瑩石、鎢等礦藏量豐富。被中國經濟林協會授予中國金線蓮之鄉的稱號。主要景點有沙蕪九龍湖、九龍洞、溫泉地質公園,李家萬畝生態冷泉避暑休閑度假區、大豐山省級森林公園、靈臺山、北斗山、林畬舊居等。
古為綏安縣,是臺灣首尊肉身菩薩慈航法師的故里,在千年古剎報國寺建有慈航菩薩紀念館。建寧地質結構形成于26億年前,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一塊陸地。是“中國建蓮之鄉”、“中國黃花梨之鄉”、“中國無患子之鄉”和省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縣。建蓮素有天下第一蓮的美譽。
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公元958年建縣,素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美譽,是21個蘇區縣之一。主要景點有新石器時代遺址、明代兵部尚書李春燁府邸、大金湖、紅軍作戰。境內存有紅軍街、東方軍司令部、大洋嶂阻擊戰舊址等。
史稱歸化,蘇區縣,明溪縣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省食用菌生產基地、重點林區縣之一。明溪的肉脯干被譽為“閩西八大干”之首,主要景點有楊時故里、聚龍禪寺、玉虛洞、鐵嶺隘。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