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4日,有一位網名@China Street的香港視頻博主在YouTube上上傳了一段號稱是要向外國人“揭秘中國貧民窟”的短視頻。這段短視頻的時長在10分鐘左右,就視頻質量而言相當簡陋,基本就是那個視頻博主自己舉著手機或之類的拍攝器材隨街拍的一段Vlog,內容上也沒什么有營養的東西。
如果不是因為那個視頻博主給它起了個《中國重慶的貧民窟,底層人的生活環境》的獵奇標題,我實在很難相信,就這種粗制濫造的Vlog,居然能在油管上收獲超過92萬的播放量。
雖然它的視頻標題很驚悚,但實際內容卻遠沒有那個視頻博主描述得那么夸張。縱觀他Vlog中拍攝的景象,我覺得這就是一座中國城市里普普通通的“城中村”,雖然社區里的基礎設施的確是老舊,但是還不至于說到了沒法住人的地步。水、電、氣、網一應俱全,社區配套的各種服務功能也是應有盡有,時不時還能看到在社區里巡邏維持治安的民警。
我不知道拍攝并上傳了這段短視頻的那個視頻博主對于“貧民窟”這個詞是不是有什么誤解,如果他/她/它要是將重慶的這個“城中村”和巴西里約或印度孟買等城市的那種貧民窟劃上了等號的話,那我只能說他/她/它的這個理解和現實的出入實在是有點大了。因為如果重慶的這個“城中村”也能算是“貧民窟”的話,那么除了中國以外,恐怕世界上也沒有第二個能再找到像它這樣,“形貧而神不貧”的“貧民窟”了。
這個說法并不是我這個中國人自己腦補出來,事實上,在那段短視頻的評論區里,超過1400條評論,留言的老外絕大多數都和我想的一樣。
視頻中的重慶“城中村”確實老破舊,但那和他們固有印象中的“貧民窟”完全不是一個東西,因為真正的“貧民窟”應該有的其他必要東西,比如毒品泛濫、犯罪肆虐、暴力橫行、基建破敗、政府不管……在重慶這座“城中村”里全然不見。甚至還有老外評論說:“相對于真正的貧民窟來說,重慶這座‘城中村’簡直就是天堂。”
“這叫什么貧民窟?這看起來和印度中產階級住的那種中檔小區也差不多了。你要是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貧民窟,我建議你要不去印度看看。”
“我覺得這個地方其實挺整潔、挺酷的,我以為自己會是唯一一個這么說的人,結果沒想到評論區里和我意見一致的人還挺多。我很喜歡這種將新舊兩種風格的建筑糅合在一起的感覺,甚至還有樹木穿插其中,太酷了。”
“重慶真的不錯,不像東赫爾辛基,從地鐵站出來之后涂鴉墻能一直綿延好幾公里,而且各個方向都有,看著都讓人煩躁。”
“你們在視頻里看到的墻壁上那些‘涂鴉’,實際上都是一些黑中介貼的牛皮癬小廣告。我在中國的一些一、二線城市住過,像這種老舊小區在幾乎所有的中國城市里都能找到。這些單元樓是上世紀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由政府出資建造的。你們可能覺得它像貧民窟,但我覺得在這些地方生活反倒要比美國的任何大城市都安全。”
“為什么中國的‘貧民窟’里沒有嗑大了之后四處亂逛的‘僵尸人’?,這和美國的情況完全不一樣啊。”
“我也覺得這座‘中國貧民窟’比起費城或巴爾的摩等所謂的美國大城市,簡直不知道漂亮到哪兒去了。”
“就全球的平均標準來說,我覺得不能管這座重慶‘城中村’叫貧民窟,因為和真正的貧民窟相比,它簡直就是天堂。”
“雖然看起來是臟是破,但沒有無法無天的幫派分子,沒有毒品,沒有暴力,沒有吵鬧的嘻哈樂,也沒有聽得人心驚膽戰的警笛。”
“這根本就不是貧民窟,真正的貧民窟是長啥樣的?來自真有貧民窟的的人一定清楚。我是洪都拉斯人,我很清楚真正的貧民窟是長啥樣的。視頻里頭展示的那些只是太久沒粉飾的普通老房子而已。中國不是一個貧窮的,這個視頻是想通過暗示的方式,來忽悠我們這些油管受眾,讓我們覺得中國有貧民窟,但這是錯誤的信息。”
“我不覺得這座‘重慶貧民窟’看來很糟糕啊,我覺得它很有特色,而且比其他的那些真正的貧民窟安全多了,尤其是美國。”
“你難道不知道重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嗎?它的人口足有 3200 萬,在我們澳大利亞,全國人口也就2400 萬。如果你在這樣一個擁有 3200 萬人口的城市里找到了一座‘城中村’,就能隨便給它扣上‘貧民窟’的大帽子的話,那么我認為,重慶的治理其實相當不錯。這座生活著 3190 萬人的山城,不愧為世界上最具未來主義色彩的城市。您想知道真正的貧民窟是長什么樣的嗎?我覺得你應該去美國看看。比如費城肯辛頓街頭的流浪漢,比如加州威尼斯海灘上的帳篷難民,比如肯塔基州的旅行車流民,比如邁阿密的汽車流民,比如紐約的下水道流民,還有那些拉斯維加斯的破落戶。”
“街上沒有垃圾,也沒有無家可歸者,也沒有癮君子!這難道就是你能展示給人們的中國城市最糟糕的一面嗎?事實已經證明了,無論是重慶也好,其他所有的中國城市也罷,它們都比任何西方大城市安全、干凈得多。”
“我是杭州的,我猜這里應該是一些不想拆遷的釘子戶吧,可能因為不滿意政府的拆遷補償?或者有一些不愿意放棄祖宅的老年人。其實這些看起來破爛的地方并不是那么窮。”
“被騙了吧,這是2007年前的視頻,在嘉陵公園附近,現在是融恒時廣場和未來國際大廈,未來國際2007年就建成了。發這些視頻的人自卑的很,不用辯駁,看著就好。”
根據最后這兩位中文用戶提供的線索,我到網上查了一下,結果發現,那個油管視頻博主取材的地點,原來是重慶大名鼎鼎的觀音橋野水溝社區。
說起野水溝社區,老重慶人應該都知道,這里原來是三鋼廠的家屬區。三鋼廠是當年重慶著名的國營企業,在上世紀7、80年代最風光的時候,無論你是在三鋼廠能謀到一份差事也好,抑或你是三鋼廠職工的家屬也罷,這在當時的重慶那都是倍兒有面子的事情。
因為當時廠子的效益好,所以三鋼廠很早就為職工和家屬建設了大片的青磚樓房。野水溝社區距離重慶的市中心很近,能在這里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在過去簡直不要太羨煞旁人。
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和重慶的發展,到了90末本世紀初,重慶人眼中曾經的香餑餑三鋼廠終于也風光不再了,隨著廠子效益的不斷下滑,原本令無數人為之眼紅的野水溝社區,也漸漸成了上一個時代的挽歌和注腳。時至今日,野水溝社區實際上已經成了重慶城市開發為數不多的“處女地”了。如果不是因為其所處的地段過于重要,拆遷成本過高,這個建成至今已有40多年的老小區,其實早就應該被拆除改造成現代化社區了。
雖然野水溝早已不復當年的盛景了,但這里并沒有被廢棄,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短視頻社媒平臺和新生代探店網紅的崛起,野水溝反倒是迎來了自己的“第二春”。
據說,在重慶,但凡有些名氣的旅拍網紅,大多來過野水溝,或是拍視頻,或是寫文章。因為他們的大力宣傳,所以野水溝近年來名聲大噪,成了不少年輕人來渝游玩必去的網紅打卡點。
山城有很多面,除了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也有野水溝這樣凝固了時光的時代剪影
時至今日,在商業化氣息高度富集的觀音橋片區,野水溝儼然已經成了難得還有煙火氣的“清凈地”。原來的三鋼廠工人搬走了,但由于房租低廉,所以野水溝仍然是一些新重慶人來渝打拼的第一站。白天外出務工,夜晚手拿蒲扇,三五個一起坐在樹蔭下乘涼,還有一些有商業頭腦,租一間房子,開門做起了野水溝住戶的生意。正是因為新鮮血液的流動始終未曾停止,所以盡管野水溝從外表上看甚是老舊,但內在并不破敗。
另外,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雖然野水溝的房子基本都是房齡快40年以上的老破小,但是這里的二手房賣得并不便宜。我在網上查了一下,9月的掛牌價大約是1.5萬一平。這個房價甚至比很多房齡比它小得多、配套設施完善得多的現代化小區的二手房都高。野水溝的房子老則老矣,但在重慶那也不是隨隨便便什么人說買就能買的。
或許也正因此,有些老住戶時至今日都不愿意搬出野水溝,哪怕他們其實完全有條件去基礎設施更好的地方生活。拍視頻的人在油管上忽悠老外,替野水溝的住戶“悲天憫人”,這話要是傳到野水溝社區的老人耳朵里,怕不是能把人家的大牙都給笑掉了。
按說你都吃街拍Vlog這碗飯了是吧?最起碼野水溝的實際情況你應該提前做一下功課的。別的不說,你就算是去某紅書上先查一查攻略,都不至于說把野水溝和“貧民窟”三個字掛鉤。但是反過來說,如果要不是事先在社媒平臺上查過攻略,一個外地人恐怕也沒那么容易找到野水溝這么“偏僻”的地方吧?尤其考慮到這個視頻博主還是一位自稱“來自香港”的人士,那我就更好奇這個人到底是什么成分了。
于是乎,帶著這樣的疑惑,我去看了一下他/她/它的油管主頁,結果還真讓我找到了很多耐人尋味的信息:
他/她/它說他/她/它來自香港,是一個“用視頻記錄中國的生活和風景”的視頻博主。
他/她/它油管賬號是2022年3月28日創建的,到現在一共發了271個視頻,一共收獲了超過1937萬播放,累積粉絲9.18萬。
這年頭,但凡是個搞自媒體的,無論中外,一般手里都有好幾個社媒平臺的賬號,而且這些社媒平臺之中一定會包括至少一到兩個主流平臺。在油管上,一般的自媒體在為自己編輯個人簡介的時候,都是會順便附上他/她在這些平臺的個人賬號鏈接的——為了引流漲粉嘛。但是這個香港博主和我在油管上關注的幾乎其他所有視頻博主都不同,他/她/它不這么做,他唯一附上的其他社媒平臺的個人賬號鏈接是電報(Telegram)的。
雖然這個香港博主給自己起了個叫@China Street(意即“中國街拍”)的油管昵稱,但實際上他/她/它所謂的“街拍”和我們一般人理解的完全不同——他/她/它發到油管上的271個視頻中的絕大多數,與其說是“街拍”,倒不如說是在拍“站街女”。
他/她/它發的最多、同時流量也最高的那些視頻,無不是聚焦中國城市,比如重慶的陰暗角落的。而且這人有個特別惡臭下頭的慣:他/她/它會把拍到自己鏡頭里所有中國女性全都描繪成風塵女子和失足婦女。這個人非常雞賊,他不在視頻里直說他拍的那些中國女性是風塵女子,但是他會用自己的文字注釋和鏡頭語言來暗示你、引導你去往這方面想。
這個人拍攝的視頻總給我一種感覺:他似乎很害怕警察。以前面提到的他去野水溝街拍的那條Vlog為例,他在野水溝里走街串巷的時候偶遇了一些出來巡邏執勤的當地派出所的民警,他/她/它就說:“你們能看到,這里白天的人很少,因為有警察在巡邏。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只有當警察離開之后,這里才能恢復生機。”
來自香港、穿黑衣戴黑口罩、用黃黑色作為自己頭像的基礎色調、放著那么多主流社媒平臺不運營偏偏要搞“電報”、自稱是個“中國街拍”博主,實際上聚焦的全是自以為的中國陰暗面、對女性極不尊重,又下流又下頭,典型的粵語地區“咸濕佬”,最關鍵的是還怕警察……
所有這些關鍵詞全部聯系起來,你們應該能猜到我要說什么了吧?真的,就這樣的人物側寫,這個人讓我不往“黃尸”“黑暴”“蟑螂”這些負面詞匯上想都難啊。靠抹黑和中傷中國與中國人民來噶老外的流量韭菜,這種齷齪事看起來就像是一只典型的亂港禍國的“蟑螂手足”會干的。
然而,我估計就連這只蟑螂自己都沒有想到,套路還是那些套路,但它這回帶的節奏卻翻車了。對于它抹黑野水溝是“貧民窟”的說法,油管評論區里大多數外國網民并不買賬。因為很多留言的外國人是見過真正的貧民窟是長啥樣的,和他們固有印象中的貧民窟相比,重慶野水溝的反差實在是太大了。人不能想象自己沒有見識過的東西,如果那只蟑螂真覺得野水溝就是他心目中“貧民窟”,那這只能說明它并沒有親眼見識過國外真正的貧民窟是長啥樣的。
而且,說來奇妙的是,不光是油管,我后來還在國內的視頻平臺上刷到了一個短視頻,也是拿著手機對野水溝的街拍,時長也是10分鐘左右,而且前后途徑的拍攝地點也和那只蟑螂走過的一致。唯三不同地方的是:1、在國內的視頻平臺上,拍攝并上傳了相關視頻的是一個英國人;2、那只蟑螂的視頻是8月4日上傳到油管的,而他的視頻則是9月14日上傳到國內視頻平臺的;3、他拍這段視頻并不是要抹黑野水溝和重慶,恰恰相反,他是為了駁斥外網上那些有關野水溝和重慶的虛假信息,順便為中國正名的。
這個英國人名叫詹姆斯,他自己已經在重慶住了20年了,娶了個川渝媳婦,是重慶當地的洋女婿。詹姆斯給自己注冊了個名叫@重慶狐貍(CqFox)的賬號,他非常熱愛重慶,之所以注冊社媒賬號,就是為了把外國人眼中看到的所有有關中國的美妙事物,尤其是中國的現代發展,分享給全世界。
詹姆斯說,自己第一次來觀音橋是在2003年,當時這片區域還在開發之中,天城北街是當時重慶最時尚的購物區之一,但觀音橋也不都是繁華的購物中心,也有像野水溝這樣老舊的城中村。隨著時代的發展,當年很多老社區現在都被拆掉重建了,但是野水溝并沒有。
詹姆斯雖然是個英國洋女婿,但實際上卻比好些只是看起來像中國人的人對中國更有感情
詹姆斯認為,這是因為拆遷老城區是一件大事,必須經過大多數居民的同意,尤其是涉及拆遷補償問題的時候。很多野水溝的住戶都是在這里住了一輩子的人,有些人甚至幾代人都生活在這里,所以雖然野水溝是老了,但是大家對它依然有很強烈的感情寄托。這其實是有人情味的表現,這反而賦予了野水溝一種獨特的人文氣息,一種很多現代化的商品房小區都不具備的人文氣息,也就是我們中國人常說的“人情味”。
“我看到了另一個在這里拍的短視頻,評論說:野水溝這里沒什么人,因為大家都被警察給嚇跑了。我在這里的確看到了一個警務站,但事實上,我在重慶待了20年,我從來不覺得警察可怕。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警察只是在為社區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維持一下社區秩序,僅此而已。所以,我覺得那個視頻的說法有失偏頗,我并不認為住在野水溝的居民會被警察嚇到。這里之所以人少,是因為現在是夏天。重慶是中國著名的火爐城市,特別是今年,今年重慶的天一直很熱。別看現在都已經到了9月中旬了,當地氣溫仍然接近40度。正因此,重慶的很多學校,比如我兩個女兒就讀的那兩所,現在都已經把新學期給往后推遲了。”
正是因為詹姆斯的這段線成把握可以確定,雖然詹姆斯沒有捅破窗戶紙,但是他拍的這段去野水溝走街串巷的短視頻,就是奔著對沖8月份那只蟑螂拍的那段造謠短視頻去的。而現在這兩人的短視頻恰好又都被我找到了,本來一個是發在外網的,一個發在國內的,結果到我這里卻完成了奇妙的同步對接??紤]到我出的節目還正好在國內國外上都能看到的,這就使得這期節目的風格變得更加奇妙了。
一只香港蟑螂大老遠跑到重慶來,拍帶節奏的短視頻抹黑我們,順便嘎一茬老外的流量韭菜。結果這個視頻后來讓一個在重慶住了20年的洋女婿看到了——而且這人好巧不巧還是個英國人,他看不下去了,于是又拍了一段為我們正名的短視頻。最后這倆視頻都讓我看到了,然后我把它們全都寫進了我的故事里。
說實話,我在一開始出這期節目的時候都沒有想到,它的發展居然會這么一波三折。而比這更令我感慨的是,雖然那只蟑螂是名義上的“中國人”,但是和它相比,我其實反倒更愿意管詹姆斯這個英國洋女婿叫“同胞”。有些人只是碰巧生活在中國的土地上,長得像中國人而已,實則其陰暗的內心里無時無刻不渴望潤去西方當個白人;而另一些人雖然并不是在中國出生的,而且也長著一副白人的面孔,但其實心里對中國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比很多只有面相是中國人的人要強得多。
不開玩笑地說,我覺得這重慶的麻辣火鍋,確實是要比英倫的仰望星空派養人啊。
你們問我把這兩段視頻都串到一期節目里能有什么用?別人我不敢說,但是碰到我這事還真算是撞對人了。因為無論是香港還是重慶,我剛好都認識一些熟人、朋友,他們或是搞自媒體的、或是宣傳口的、或是從事和安全有關工作的……我平時出的內容他們都是會看的,甚至有時候他們還會從我的節目里獲取靈感或信息,以便更好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的。
我對重慶和重慶人民是很有感情的,對于任何抹黑這座城市的造謠言論,我都是不能忍受的。人家詹姆斯一個洋女婿都出來替山城正名了,我一個中國人難道還能對此視而不見嗎?
當然不能,所以我得做點什么。做點什么呢?不然就做我最擅長的——給大家出視頻吧。
我不用特意去舉報,這期節目出來讓我那幫朋友看到之后,估計他們就會主動去調查那個@China Street的身份背景了。你不是想紅嗎?你不是很享受那種成為輿論角度的感覺嗎?沒問題,我一定幫你一把。
很多人都知道,ICAC(香港廉政公署)的咖啡品質上乘,進去喝過的人沒有一個敢說不好的。
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的是,其實駐港國安公署的茶葉質量也不錯的,只可惜有幸能喝到的人還是太少,所以至今不是很出名。
我很期待@China Street的下一段Vlog可以到駐港國安公署里去拍,又或者是駐港國安公署的幫它拍,拍的時候最好把它喝茶的鏡頭也拍下來。
我建議@China Street最好是當著自己的鏡頭夸一下這茶好喝,沒準因為這個好評,將來去赤柱大酒店辦理入住的時候,還能多饒一個生命面包呢。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