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這座位于福建的城市,在紡織產業的發展歷程中,正書寫著一部波瀾壯闊的篇章。長期以來,紡織產業作為三明的傳統優勢產業之一,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在區域經濟發展的舞臺上熠熠生輝。
三明是福建紡織工業重要發源地之一,其紡織產業發展源遠流長。在發展過程中,全市秉持 “一盤棋” 思路,將高端紡織特色產業鏈的 “延鏈補鏈強鏈” 工作作為重中之重。經過多年的精耕細作,三明已形成了一條從化纖、紡紗、織造、染整,到產業用紡織品、服裝等環節延伸完善的產業鏈條。這條產業鏈猶如一條堅韌的絲線,將各個環節緊密相連,編織出一幅產業繁榮發展的畫卷。
從規模上看,三明的高端紡織產業集群正在加速崛起。其中紡紗規模已超過 300 萬紗錠,位居全省第二,這一數字見證了三明在紡紗領域的雄厚實力。而水溶性紗系列產品更是表現出色,占據國內市場 60% 的份額,產品遠銷國內外。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是三明多年來在紡織產業發展道路上的不懈努力和持續投入。
2023 年底,三明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三明市特色產業鏈 “延鏈補鏈強鏈” 工作的通知》,這一舉措為紡織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政策基礎。高端紡織產業鏈被列入全市 11 條特色產業鏈進行重點培育,由市領導擔任總鏈長和一級鏈長,形成了高規格的領導體系。在這一領導體系下,目標任務明確,鏈長單位各司其職,統籌調度有力,協調解決問題高效。市工信局作為牽頭單位,積極發揮作用,制定產業鏈圖譜清單和發展規劃,完善政策支持,出臺一系列扶持措施。同時,成立高端紡織產業鏈工作專班、招商工作專班,抽調鏈長單位、有關縣(市、區)的精干力量,并聘請行業專家擔任招商專員。這些專班定期研究相關工作,形成了一種專班推進落實、各成員單位協同合作的良好工作格局,確保了決策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創新了服務內容,提高了整體工作效能,為高端紡織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企業層面,三明涌現出了一批優勢企業,它們是三明紡織產業發展的中流砥柱。寶華林是一家從基礎纖維到產業用紡織品深加工的全產業鏈生產企業,被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認定為 “中國聚乙烯醇產業用紡織品研發基地”。其水溶性紗系列產品不僅在國內占據重要市場份額,還遠銷 40 多個和地區。目前,寶華林正與福建省纖維檢驗中心就促進高強高模纖維的推廣應用開展項目合作,展現出其在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方面的積極進取精神。
鑫森合纖同樣是行業內的佼佼者。它是一家集錦綸 - 6 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級高新技術重點企業,落戶于三明市尤溪縣經濟開發區城南園。自 2013 年 3 月成立以來,鑫森合纖發展迅猛。其鑫森科技系列項目計劃投資 58 億元,規劃面積近 669 畝,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 20 億元。2022 年,企業生產各類錦綸絲 12 萬余噸,為經編、緯編、包紗、花式紗、織襪等下游產業提供高品質原料。其生產的高科技錦綸產品深受國內外高檔內衣、服裝、面料生產商青睞,暢銷海內外。鑫森合纖的成功得益于其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企業從日本、美國、瑞士、德國、意大利等引進先進生產設備和檢測儀器,擁有電腦遠程自動化控制生產車間和 2 條機器人包裝生產線。同時,鑫森合纖先后榮獲 “級高新技術企業”“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紡織行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福建省科技型企業”“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 等十多項和省、市榮譽稱號,擁有發明專利 4 項、實用新型專利 26 項。企業每年平均投入 4000 萬元左右用于研發,并逐年遞增研發費用,致力于走創新差異化道路。例如,企業研發的石墨烯錦綸機能紗、抗菌除臭錦綸紗、驅蚊錦綸紗等高端紗線,通過在原料中添加功能性母粒來改善錦綸 - 6 成品的性能,滿足了客戶的差異化需求。此外,鑫森合纖還積極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在再生錦綸生產線上,將各生產線上的廢絲進行回收利用,經過破碎、除塵、熔融擠壓等一系列自動化程序后,加工成高品質再生錦綸,實現了廢絲循環利用。
六融工業和鑫森合纖同屬福建銘璨集團,借著滬明合作的機遇,響應 “補鏈延鏈強鏈” 號召,銘璨集團通過其全資子公司上海優泰嘉盟制衣有限公司投資 35 億元新建六融工業項目。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約 35 萬平方米,全部達產后可提供就業崗位 5000 個,年產成衣超過 1 億件、產值 50 億元,目前項目已部分投產。這一項目的實施,進一步完善了三明的紡織產業鏈,促進了產業的集聚發展。
項目建設是支撐三明紡織產業發展的重要 “引擎”。全市積極推進紡織企業重點項目建設,2024 年,全市 9 個在建重點項目計劃完成投資 15.77 億元。1 - 10 月,已完成投資 13.57 億元,完成投資比例高達 86%。其中,福維公司年產 4000 噸高端新材料項目進展順利,已完成環評、能評等招標工作,項目用地廢棄建筑拆除也已完成。建寧縣年產 40 萬錠多功能差異化紗線混紡項目一期已投產,實現年產 10 萬錠多功能差異化紗線混紡產能,目前二期 A2 廠房已開工建設。此外,久紅特種纖維年產 5 萬噸差別化 POY、FDY 配套項目和玉諾智能織造年產 10 億米高端差別化面料織造及后整理(一期)項目已正式簽約并完成土地招拍掛,總投資 23.9 億元的年產 4000 噸高性能新材料項目也正式落地。這些項目的建設和落地,為三明紡織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推動產業朝著更高質量、更具規模的方向發展。
在產業發展過程中,三明市工信局充分發揮牽頭作用,通過多種方式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在數字化轉型方面,今年共開展紡織企業數字化轉型培訓 2 場,參會企業近 90 家。通過這些培訓,企業對數字化轉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為實現產業智能化生產奠定了基礎。例如鑫森合纖打造的 “5G + 后紡智慧車間”,通過數據分析、智慧預警、設備監控等功能,實現了生產狀況數據化和智慧預警。企業可以通過管理平臺實時掌握生產設備及零部件的健康狀態,有效提高了產能和良品率,降低了維護成本,優化了庫存管理,實現了從 “織造” 到 “智造” 的工業設備智慧化轉型升級。
在市場拓展和供需對接方面,市工信局供需對接活動 3 場,參與企業 100 余家,達成采購意向 2.42 億元。同時,積極推動三明紡織企業與上海、晉江等地企業在技術研發、市場開拓、品牌建設等方面開展更廣泛的合作。例如,3 月下旬舉辦的推動紡織行業數字化改造及政策宣講會,宣介相關案例和政策,31 家紡織企業參會;5 月底舉辦的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吸引了來自上海、北京、泉州等地的行業協會代表及從業者等 200 余人參加,促成 6 個招商項目成功簽約、16 家企業現場供需對接,達成投資及采購意向 17.6 億元;6 月底, 9 家紡織企業前往晉江考察對接澳盛碳纖復合材料有限公司、361 度(中國)有限公司等企業,進一步拓展了市場空間,促進了產業協同發展。7 月初,三明代表團赴越南、新加坡開展經貿洽談和項目對接活動,加快推動中越(尤溪)跨境園區建設,促進與越南、新加坡的良性互動,為優化紡織產業鏈奠定了國際合作基礎。
此外,三明還注重為企業提供優質的服務,當好 “店小二”。尤溪縣在這方面表現突出,為促進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在項目用地、資金補助、人才引進等方面提供精準政策支持,做強化纖 — 織造 — 印染產業鏈主線。同時,為解決企業用工難、融資難、項目落地難等問題,尤溪縣工信局牽頭相關部門推進 “一季一題?我為企業解難題” 活動,通過 “政企直通車” 平臺、線下走訪、線上收集等方式,為企業解決供水、用工、融資、拓寬線上銷售等問題,持續幫助企業紓困解難。這種 “精準化”“保姆式”“店小二式” 的服務,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增強了企業在三明投資發展的信心。
在創新發展方面,三明的紡織產業不斷突破。省工信廳公布的 2024 年福建省紡織鞋服新產品名單中,三明市寶華林高性能土工建筑專用聚乙烯醇纖維、鑫森合纖抗菌錦綸 6 纖維 2 項產品入選。紡織鞋服新產品入選要求高、評選程序嚴格,需在技術、工藝、材料、設計等方面有重要改進創新,并達到行業國內領先及以上水平。寶華林和鑫森合纖的產品能夠入選,充分彰顯了三明在紡織產業創新領域的實力。
展望未來,三明市工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做大做強纖維制造環節,加快織造染整關鍵環節轉型提升,以三元區為中軸,東尤溪、西永安兩翼齊飛,依托龍頭企業,推動產業鏈向服裝用紡織品、特種紡織新材料、高端產業用紡織品等領域拓展延伸。力爭到 2025 年產值超 330 億元、到 2035 年產值超 450 億元。這一宏偉目標為三明紡織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也激勵著全市上下在紡織產業發展道路上繼續砥礪前行。
三明的高端紡織產業,在政策引領、企業奮進、項目支撐、服務保障和創新驅動的共同作用下,正朝著高端化、數字化、綠色化的方向加速邁進。它不僅是三明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更是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成功典范,在未來的發展中將繼續綻放光彩,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從每一根紗線的生產到每一件成衣的制作,從每一個項目的落地到每一次國際合作的開展,三明紡織產業的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無數人的智慧和汗水,編織著這座城市更加美好的明天。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三明將在全球紡織產業的舞臺上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紡織產業基地之一。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