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特黄特级91欧美特级特黄-欧美日视一级视频免费观看网站-韩国黄色一级大片免费在线观看-美国一级黄色视频-找出美国特级黄色视频-欧美a级成人在线-一级黄色片一级一级一级一级黄片-国产男女做受高潮毛片一级-一级黄片在线试看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動態 >

行業動態

三明日報官網科學“復墾” 廢棄礦山變金山-新華網

發布時間:2024-07-06 18:08

  大田縣是福建省重要礦產地,上世紀90年代,礦產資源粗放式開發,造成了礦山水土流失。從2012年開始,大田縣對廢棄礦山進行綜合治理,建設成生態循環農業科技園區,引進企業養殖種豬、蛋雞、肉兔等,科學技術的開發利用讓治理后的綠水青山,成了周邊村民的金山銀山。

  春節期間,記者來到福建銀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大田縣城的總部,這家公司在銀錠岬礦山生態治理修復區內,建成了數個模塊化的現代母豬場、獨立公豬場、飼料廠、屠宰場、冷凍庫、有機肥廠等生豬全產業鏈一體化設施。

  “銀頂農業是福建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理事單位,主要培育和繁殖優良種豬的豬苗。”公司董事長陳圣峰在視頻監控室里,指著遠程監控實時畫面介紹。2021年3月,公司從丹麥引進“大白”“杜洛克”等頂級原種豬,通過擴繁形成核心育種群,至今已向全國各地提供了多批次優質種公豬和種母豬。

  良種是保障生豬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為了能夠源源不斷地培育出具有卓越品質的種豬,公司引進歐美技術顧問團隊,進行豬場規劃設計、生產管理運營和育種體系建設。購入荷蘭、德國等國家先進的專業設施,配備物聯網控制的環境控制系統和飼喂系統,建設生豬種業研發中心,致力于養殖業和種植業相結合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實現養豬、種植生產智能化、無人化及設備設施高度集成化,堅持高品質種豬的繁育。

  2022年6月,銀頂農業在場區內建成種豬測定站,開展種豬選育工作。

  “種豬測定系統能夠準確記錄豬在不同生長階段的生產數據,自動生成各種報表、自動繪制生長性能曲線。”公司管理員陳莉莎介紹。銀頂農業將所獲得的有關種豬生長、繁殖以及屠宰測定的數據,及時整理并上報給農業部門的相關數據庫,通過對測定數據進行分析,選擇生產性能優異的種豬進入核心群,配種后產生后代,實現優秀基因和種質特性的傳遞。同時,數據應用于圈舍規劃、飼料配給等,達到精準飼喂和降本增效的目的。

  養豬必須把科技環保工作做到位,一頭種豬從出生到出欄會產生1噸多的廢棄物。為此,公司建設了節水和節能型豬舍,在種豬產生的尿液和糞便中加入微生物有效發酵,并建設了專門的有機肥廠用于處理豬糞,管道和密閉式軌道自動收集豬舍的尿液及糞便。這些設施和措施,得到了省市農業部門專家的認可。

  3月5日,在大田縣佳銀養殖專業合作社鵪鶉養殖廠房里,音樂在不停地循環播放,一只只鵪鶉在籠內安詳地進食、生蛋。

  “因為鵪鶉生性膽小,容易受到驚嚇,所以廠房內要24小時播放音樂。這樣避免了工人在撿蛋和清掃鳥籠時,鵪鶉出現應激反應。”合作社負責人林青松介紹。鵪鶉受驚后會亂竄亂撞,極易撞到頭部,影響正常進食和產蛋效率。

  林青松是前坪鄉湖坪村村民,曾經在銀錠岬礦區辦鑄造廠。近年來,隨著大田縣生態保護工作推進,當地有的礦山關停治理,林青松的鑄造廠失去了原料來源而停產。在當地政府引導下,林青松積極改行創業,將原有的鑄造車間改造成養殖廠房,從外地引進鵪鶉養殖。

  廠房內設有全自動溫控系統,溫度控制在26℃至28℃之間,保持適合鵪鶉生長的恒溫狀態。母鵪鶉生長到48天左右即可產蛋,58天時達到產蛋高峰期,產蛋期可持續10個月。

  “我們下一步準備購置鵪鶉蛋脫殼機,售賣鵪鶉蛋半成品。”林青松說。合作社進一步延伸產業鏈,給當地村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增收致富的渠道。

  同樣利用廢棄礦山開展智能化養殖的還有位于均溪鎮后華村的福建萊德旺畜牧業有限公司自動化肉兔養殖場,兔舍內配置了智能通風換氣系統、全自動喂養清理系統和自動化兔糞傳送帶等設備。

  “這些設備可根據養殖場內的溫度、氣味、濕度,自動控制排氣扇運轉,飼養員只需操作電鈕,系統即可完成自動添料、送水、清糞等工作。”企業負責人陳周玲說。公司建有自動化兔舍16間,在兔舍安裝控溫設備,仔兔養到75天即可出欄。控溫育兔生產效率和管理模式好,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大規模養殖只要少量飼養員和保潔員。

  養殖場里配有高科技的檢測及手術儀器、電子顯微鏡、保溫箱等,用于母兔人工授精。

  “兔子人工授精用的從合作單位提取,回來后進行10倍的稀釋使用。”技術人員稱。母兔人工授精后懷孕1個月,生下仔兔哺乳期12天,然后繼續人工授精懷孕。這種“42天模式”的養殖方法,一年可生仔兔8批。應用人工受精技術提高肉兔的繁殖率,實現幼兔批量生產,便于統一管理。

  “把養殖場的雞糞便用來養蛆做動物飼料,廢料接著經過高溫處理加工成有機肥料,經濟效益好,且環保和無病害污染。”2月23日,前坪鄉川石礦區的福建創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廠房,工人們把從附近創輝蛋雞產業園運來的廢棄物,進行生物發酵飼養五谷蟲。

  近年來,我國農村規模化養殖逐漸興起,已成為畜牧業發展的主力,但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棄物無法及時處理,破壞生態環境,容易引發畜禽突發性傳染病,影響到當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2020年8月,創銀生物與省重點項目、三明市龍頭企業福建省創輝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合作,利用企業在飼養蛋雞過程中產生的排泄物飼養五谷蟲。

  “五谷蟲繁殖快,食性雜,能快速分解食物,而且養殖成本低廉,非常適合用于發展生態循環養殖業。”創銀生物總經理林輝朝介紹。從家蠅產卵到培育為成蟲,需要4天左右的時間。

  家蠅以紅糖、奶粉為食,產卵時受溫度影響大。“廠房內安裝了溫度控制系統,溫度恒定在28℃。”公司市場運營負責人李祖達介紹。當蠅卵成長為五谷蟲后,便可分批將其倒入禽畜糞便等有機廢料中,采用厭氧發酵無害化技術,結合五谷蟲生物發酵,讓有機廢料進行降解。

  每千克五谷蟲從幼蟲成長到成蟲,可分解8至10千克糞便。五谷蟲降解后的廢料,既可烘干制成粉狀有機肥,也可繼續用于養殖蚯蚓,兩者一起結合制成高蛋白生物飼料,一舉多得形成生產循環。

  “蛋雞排出的廢棄物量大,進行無害化處理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人力投入。”創輝農業董事長陳為成說。公司與創銀生物合作,把雞糞免費提供給對方用作飼養五谷蟲,剩下的廢棄物企業運至廠房內的儲罐經高溫發酵,干品添加5%的蘑菇渣做成有機肥料,銷往南安等地給蘆柑做基肥用,長出的水果汁多、含糖分更高,實現廢物再利用、經濟和生態效益共贏。(記者 林生鐘 通訊員 林 蔚 張兆一 文/圖)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