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需求面臨一定壓力,受益成本下降盈利能力提升。2023年1-10月我國規上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制造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10%、0.80%,剔除價格因素影響后,實際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41%、1.10%,盡管略好于規上工業企業整體水平,但在我國宏觀經濟運行面臨多重壓力的大背景下,機械設備行業整體需求增長亦相對乏力。1-10月規上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制造業毛利率同比分別提升1.51、1.35個百分點至18.98%、22.24%;營業收入利潤率同比分別提升0.49、0.10個百分點至7.0%、7.77%。1-10月我國PPIRM累計同比下降3.60%,PPI累計同比下降3.10%,年內PPI-PPIRM累計同比數值由負轉正,受益于成本下降,機械設備板塊利潤空間有所加大,整體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庫存周期開啟,機械設備行業盈利有望進一步改善。將規上專用設備、通用設備制造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剔除價格因素影響(分別剔除相應PPI),同時將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速剔除PPIRM進行調整,得出營業收入與產成品存貨實際同比變化情況。通過觀察可以看出,2022年兩個子行業基本完成了庫存去化,2023年以來在實際收入企穩的情況下,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速走高,企業主動補庫存的特征顯現。隨著逆周期政策調節力度的加強以及擴大內需政策的綜合效果的顯現,需求收縮的制約有望逐步減弱,企業進一步補庫存意愿增強有望加大盈利修復高度。
業績分化延續,關注需求邊際改善+進口替代加速主線。盡管我國制造業規模連續多年位列全球首位,但大而不強的特征較為突出,核心部件對外依存度較高、高科技領域的技術依賴性較強等問題抑制了制造業企業整體盈利水平的提升。短期來看,全球經濟放緩、國內需求相對不足、市場預期較弱等多重因素共振對我國制造業景氣度形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從過去幾年中美貿易爭端的演進、新冠疫情反復給供應鏈帶來的負面沖擊來看,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制造業供給端補短板及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抓手的產業基礎再造有望成為我國制造業投資增長的兩大長期支撐。往前看,隨著各項逆周期政策的不斷落地生效、原材料成本壓力緩解、多項稅收優惠組合政策的延續和優化,機械設備板塊整體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回升,但通過各子行業合同負債、庫存變化情況來看,未來細分行業間的業績分化現象將延續,建議關注受益于穩增長政策不斷加碼,需求有望邊際改善的工程機械板塊;受益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應用場景不斷拓寬的機器人板塊以及進口替代有望加速的工業母機板塊。
風險提示:市場競爭加劇,導致行業內公司業績不達預期;穩增長政策實施效果低于預期;中美全面關系進一步惡化、地緣政治沖突加劇引致的市場風險;美歐經濟潛在衰退導致出口需求下降風險;國內經濟惡化導致工程機械需求進一步下降風險;國內外二級市場風險。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