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被譽為“雙面繡”城市,既古樸典雅又繁榮發達。蘇州已有2500余年歷史,至今城郭之址未易,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江南水鄉,其孕育的昆曲、評彈、園林和蘇繡已成為世界辨識中國的鮮明符號。
蘇州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城市之一,這里以中國大陸1%的人口,貢獻了2%的經濟總量、3%的工業增加值、4%的實際使用外資、5%的上市公司和6%的進出口總額。去年,蘇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653.4億元,被譽為“中國最強地級市”,透出其經濟稱雄的氣質,與“北上廣深渝”比肩而立。其下轄的昆山、張家港、常熟、太倉等4個縣級市進入全國百強縣前十,其中昆山已領跑18年;專注實體經濟,筑鏈強鏈延鏈,175家境外世界500強,在蘇投資項目486個,成為全球工業地標,與上海、深圳并稱“中國制造前三強”;擁有14個國家級開發區,冠絕全國,其中蘇州工業園區常年霸榜。
作為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蘇州深入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去年與上海、浙江共建成立全國首個跨省域高新區,上海、蘇州軌道交通“雙11號線”銜接通車,進一步凸顯同城效應。
蘇州是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坐標。這座“雙面繡”城市,老城透著古韻,新城演繹著逐夢。當古韻碰撞“新”聲,人文與經濟相融互促,迸發出獨特魅力,讓人帶著雄心壯志駐足、扎根、成長。
2024注定是這座城市向“新”而行的一年。今年,蘇州將“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寫入市政府工作報告,結合自身功能定位、人才優勢和資源稟賦提出了明確的產業導向,劃出“十大賽道”,全力奔向“智造之城”。
精明的溫州商人,早早意識到蘇州在長三角一體化中的潛力,不少青年溫商帶著項目“跑步進場”。5月底,長三角“新”探采訪團走進蘇州,探尋溫商創業故事,窺見蘇州新質生產力“火山”下的潛能。
注冊不到3年,研發的L4級自動駕駛產品遍布全國20多個省份、70多個城市,企業躋身省、市級“獨角獸”企業之列奔跑在蘇州智能車聯網賽道上,著眼于自動駕駛領域的探索與開拓,九識團隊勢頭強勁。
2021年8月,九識(蘇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識智能”)注冊成立,落戶蘇州,創始團隊錨定“物流”行業發力。如今,企業以一輛無人駕駛配送車為“解決方案”,構建起一張全國首個無人車運力網絡,上榜蘇州市、江蘇省獨角獸企業,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
蘇州發展新質生產力,智能車聯網“運動員”很多,這只“獨角獸”為何成長得這么快?蘇州賦予它的沖勁又在哪里?記者一行走訪九識智能,創始人之一莊立是新生代溫商、蘇州市溫州商會常務副會長,當時他身在美國硅谷,隔著13個小時的時差熱情解答了我們的問題。
“團隊選擇在蘇州落地,是因為這片無人駕駛研發的沃土。”莊立說,智能車聯網產業是汽車、電子、通信、交通等行業深度融合的新型產業形態,是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突破口。
近年來,蘇州獲批江蘇省首個省級車聯網先導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國家5G車聯網驗證與應用項目,是國內外極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智能駕駛產業高地,是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智能駕駛產業聯盟所在地。
當地營商環境優良,為這片沃土注入更多科技“養分”。一份《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指導意見》明確了示范應用的管理機構及職責;一條8.4公里的智能網聯汽車公共測試道路,可滿足自動駕駛車輛多個測試場景“真刀真槍”的演練。憑借著在產業園區里“5公里半徑”內就有生產智造上下游產業鏈覆蓋,借力長三角地區協同資源,人才招引便利賦能技術研發,為企業“從0到1”賦能。
九識智能扎根沃土,快速成長。自2022年2月九識第一款無人車產品投入實際運營以來,目前線多萬公里。一批又一批模擬、實地數據積累輸入企業自主研發的計算單元中樞“大腦”,車子越來越“聰明”,為行業生態帶來更好的解決方案和產品。
近日,九識智能獲頒上海首批無人駕駛裝備識別標牌。這意味著,小貨車可在上海指定區域內應用上路,正式邁入上海特大一線城市平臺,為布局長三角邁出關鍵一步。“未來,希望我們能用一臺車,串聯起城市的一天。”莊立期待著小貨車能有廣闊的平臺,駛過更多風景。
蘇州血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血霽生物”)創始人朱芳芳說,自己是靠著“硬科技”創業。這名來自溫州的85后科學家,還是世界青年科學家學術委員會委員。海外學成歸來,她在2021年選定蘇州,帶領團隊“跑”進了生物醫藥及大健康賽道。
血霽生物到底是做什么的?朱芳芳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如果將人體比作一棵不斷成長的參天大樹,干細胞就是這樹最底層的種子。”他們團隊不斷通過干細胞定向體外誘導獲得血小板,以解決臨床輸血中對于血小板的剛需問題。而血霽生物是正國內第一家、全球范圍第三家開展此項研究的企業。
是什么促使血霽生物入駐蘇州?他們給出的答案是,這座城市有誠意且“沉得住氣”。
2009年,蘇州工業園區出臺產業發展規劃,把生物醫藥產業確立為重點培育的三大新興產業之一。如今,這里已成為江蘇醫藥創新的第一梯隊,跑出了蘇州“一號產業”的成長樣本,蘇州生物醫藥產業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蘇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代表著政府獨特的魄力和勇氣。蘇州大學一位教授曾在采訪中表示,“很多企業不是一下子就能產生效益,在對未來的把控上、對企業未來趨勢的預期上,政府的戰略眼光十分重要,要有坐冷板凳的忍耐性和一屆接著一屆干的決心。”
蘇州的生物醫藥產業在這場“耐力跑”中生成了具有內生動力的創新生態系統。同時,政策上的創新舉措也贏得了不少創業者的青睞。以“蘇州生物醫藥十二條”為例,政府部門為生物醫藥企業量身定制了一個“金融工具箱”,重點圍繞“基金、債券、信貸、融資、貼息”等方面形成詳細舉措,便于完成企業從初期項目,到臨床三期,到成熟管線月,血霽生物注冊成立入駐園區。第一年,企業已迅速完成3輪資本融資,并成長為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同樣,他們也面臨著產品的三期臨床試驗,但蘇州工業園區給足了他們安全感。目前,血霽生物已經完成四輪融資,估值超過10億。
從最開始的幾位海歸創業,發展到現在70多人的團隊,他們在血小板再生的核心底層技術上不斷突破。血霽生物借力長三角一體化產業鏈優勢,在半徑5公里內就能找到實驗研發耗材,開發出多維度的應用產品。
“中國是人口大國,我們希望通過努力實現獻血、輸血不再需要從人身上采集,也能解決臨時用血的燃眉之急。”朱芳芳期待著在產品經過臨床試驗后能和溫州各大醫院合作,將科研成果回饋家鄉。
當“雙碳”的指針指向第四年,碳達峰、碳中和已經從概念走向深水區。蘇州是國內重要的工業強市,對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能源有著迫切需求。
有一批創業者在新能源領域細化賽道,以大數據賦能傳統產業,探索如何智慧“用能”,為節能減排提供更優“解法”。蘇州安極能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極能”)正是這樣的企業。
安極能通過自主研發數字能源云平臺,為客戶提供智慧能源雙碳一體化解決方案。當前,已有2000多家企業入駐云平臺,全流程監測、管理碳排放。創始人虞海是一位90后“溫二代”、蘇州市溫州商會常務副會長。2019年,他帶著安極能“跑進”新能源賽道,在2023年成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源于蘇州實力厚重的工業底子,其專精特新企業多是從傳統制造業里面衍生而出。企業在產業門類的配套協作、分工細化中誕生,即在1到100的過程中,有自己的發明,有漸進式的創新和專利。安極能也是在虞海父輩創辦的傳統電氣企業中邁出轉型探索的一步。
虞海坦言,想在新質生產力賽道上有所作為,專業人才團隊是創新源泉。作為企業來說,招引科技型人才需要借助更高能級的平臺,而蘇州在這方面十分用心。
近年來,蘇州引入大量高校發展產業創新集群。從高校到企業,從基礎研究到產業轉化,從產業需求到基礎研究,讓企業和高校雙向鏈接,搭建起資源互惠、人才互補、合作研發、優秀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平臺,助力實現校地合作共贏。
正是在蘇州市的政策指導和單位牽線下,安極能很快和高校簽約成立校企合作研究院,通過研發的AI算法將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應用于節能環保、儲能用能、多能互補等場景中,數據以秒級更新。傳統設備上互聯網“翅膀”,通過云平臺智能規劃、調配,以提升企業的綜合能源使用和碳資產管理能力。
專注“用能”,探索出落地方案,虞海推動安極能以點帶面拓展市場,先后在蘇州、深圳、重慶、南京、溫州等地成立分、子公司。作為新一代溫商,他期待以前沿科技為傳統產業加持,迎著雙碳之風趁勢而上。
“這是市場對我們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提升產品品質最好的肯定。”江蘇方邦機械集團總經理方順凱高興地告訴記者。
江蘇方邦機械有限公司和浙江漢辰科技有限公司是方邦集團旗下兩大公司。江蘇方邦機械有限公司由溫商方建設于2005年在蘇州市創辦,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業生產方底紙袋機系列產品和柔版印刷機系列產品,為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優衣庫、李寧、巴拉巴拉等知名品牌提供成套的印刷包裝解決方案生產紙袋。2018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方建設回溫投資3億多元興建新的生產基地浙江漢辰科技有限公司,由江蘇方邦機械有限公司100%控股,于2022年3月正式投產,今年繼續擴大產能,產值將增長五成以上。
“蘇州緊鄰上海,實體經濟發達,區位優勢明顯,方邦機械能有效輻射長三角城市群,更好地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同時利用溫州包裝機械行業完善的產業鏈,將漢辰科技打造成一個規模更大的生產基地。”方順凱道出了兩地創辦公司的緣由,“溫蘇兩大工廠聯動,有力推動企業跨區域整合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優勢資源,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先進制造水平。”
江蘇省首臺(套)重大裝備單張紙全自動方袋機制造單位、《卷筒紙方袋機》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主持制訂單位、江蘇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走進位于蘇州市相城經濟開發區的江蘇方邦機械有限公司,大廳墻壁上掛著一排排牌匾尤為搶眼。一項項榮譽背后躍動著方邦機械奮力奔跑在創新之路上的身影,也映射出印刷包裝產業向新提質的縮影。
“我們董事長干技術出身,一直以來非常重視公司的技術研發,對生產設備投入不計成本,在漢辰科技的投資中,有一半左右資金用于生產設備。”在方邦機械制造車間,方順凱邊走邊向記者介紹加工設備,他自豪地說,“這邊是德國德瑪吉五軸聯動加工中心、這邊是西班牙尼古拉斯五面體龍門加工中心”配備世界頂級加工設備,確保零配件的加工質量和檢測精度,才能保障印刷包裝設備整體可靠性和運行穩定性。
在過去幾十年里,無論樓市股市、快錢熱錢如何誘惑,方邦集團始終秉持“專注務實”的工匠精神,在創新的道路上砥礪前行。以其創始人之名打造的“JianShe”產品品牌,在市場樹立良好口碑,很多國外客戶通過這個獨特的標識找到公司,尋求合作機會。
“為客戶量身定制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產品設備,不一味堆疊技術,不投放客戶承受不起價格的產品。”方順凱告訴記者,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服務客戶為中心,方邦機械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與人才培養,與漢辰科技加速聯動創新,不斷縮短與世界行業頭部企業的技術差距。
目前,方邦集團擁有120多項專利,16項軟件/作品著作權,82款產品。全球首創卷筒紙快遞袋制袋機,一機可以生產市場上流行的所有快遞紙袋;全球首創全伺服雙(單)層無把片扁繩紙袋機,為顆粒物包裝提供新型解決方案;中國首臺全伺服高速尖底紙袋機在多年的持續科技創新投入加持下,方邦機械研制的一批新機型頻頻“上新”,填補市場空白。
作為創二代,2012年方順凱留學回來加盟方邦集團,大力拓展海外市場。如今方邦集團的客戶遍布全球70多個國家,超80%的產品走向國際市場。“隨著我們的印刷包裝機械更加智能化、自動化和綠色化,海外市場訂單持續攀升。”6月6日,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德魯巴展會現場,方順凱在微信中與記者分享捷報。
專注于紙張印刷包裝設備,深耕數十載,昔日的種子終成參天大樹。方邦集團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不去盲目追求短期的眼前利益,在長三角區域深耕細作,專注實業、專注產品、專注技術、專注創新,加速創新鏈產業鏈深融,這才有了今天的累累碩果。
新質生產力、新賽道的發展需要龐大新青年力量的匯聚加持。蘇州圍繞高等級高校和科研院所,打造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最新數據顯示,蘇州擁有省級以上孵化器181家,其中國家級76家,位居全國首位;擁有省級以上眾創空間424家,其中國家級81家,位列江蘇省第一。青年帶著項目團隊入駐孵化器、眾創空間,可大大減少創業初期成本,有的甚至可以直接背包入住。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