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小溪流水潺潺、清澈見底,小溪穿行而過的村莊道路潔凈、民居雅致、亭臺林立、樹木繁盛。如果不是村里人主動聊起村莊的過往,外人很難相信,這條溪曾被稱作“墨水河”,這座村莊曾是“臭”名遠揚的“臟亂差”村。
“以前我們村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豬,空氣中都是豬糞的味道。”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高橋鎮黃溪坑村黨支部書記鄧玉勇十分坦率地講述起村莊的“黑歷史”。
現在漫步在村中,不僅聞不到一絲臭氣,見不到一處垃圾死角,村莊的環境用每一步都是風景來形容也并不夸張。小溪旁、山坡間的鵝卵石休閑步道干凈整潔、村中屋舍保留了傳統風韻、古色古香的木質涼亭既是景觀又可供人休憩。當年雜亂無章、污濁遍地的村莊為何能蛻變得如此美麗?
“2016年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后,我們完成了村內曲洋溪河道整治工作;2021年,借著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契機,拆除了村中的空心房、危房,打通閉塞道路,建設了公廁等公益基礎設施;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過程中,完成戶廁改造,建立起垃圾清運長效機制,并通過劃分片區‘比學趕超’等方式,激發起村民維護環境衛生的積極性。”鄧玉勇說,“黃溪坑村有山有水有田園,只要環境整治好了,我們有信心吃上‘旅游飯’。”
據介紹,2021年,黃溪坑村成立了曲洋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在村中建設曲洋森林公園,并統一流轉20余處閑置宅房,用于發展民宿、農家樂等鄉村旅游項目。
沿村道向村莊深處的山中而行,就能到達森林公園入口。在樹木掩映、搭設有帳篷和天幕的露營區,騎行愛好者羅彬英跟朋友拍照留念,她說:“我是從城區過來的,這里空氣好、景色美。”
發展旅游讓村民拓寬了收入渠道。村民鄧玉英說:“2023年春節試運營期間,我們接待了近1萬名游客。通過在村里的農家樂幫廚,我一天能掙150元。”
鄧玉勇還在為村莊規劃“更美的將來”,“稻田這邊的觀景臺已經建好了,污水管網項目正在申請中,村口到景區的這段路計劃改造成柏油路……”
在村道旁一處小山坡上,村保潔員黃秀英一邊修理山坡上的綠色草皮,一邊往草皮間的縫隙里撒下種子。她說:“這是向日葵種子,花開時,村里又能添一處好風景了。”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