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將開發區打造成為江源區全面深化改革的引領區、對外開放的先行區和創新發展的集聚區,區委、區政府決定實施“一區多園”,將原規劃的各產業園區全部納入到開發區框架內進行開發和建設。擴區后,。目前,白山市政府對開發區擴區的批復已下達,下一步將進行要件完善和機制創新,讓“一區多園”合規運行。截至目前,開發區落戶企業87戶,其中規上企業27戶,引入林源春、鴻源瓷業、山水水泥等一批投資億元以上的重點企業,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0余億元。
2018年江源區委區政府提出“一區多園”總體設想,整合優化開發區及各產業園區,實施一區多園。按照“一區多園”優勢互補、整合共建聯動發展的要求,以江源工業經濟開發區為主體,將人參生命科技產業園區及八寶循環經濟工業園區納入開發區體系。通過提高管理效能、優化產業布局、創新運營模式、深化人事改革、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等一系列舉措,促進各園區間優勢互補、產業聯動及產城融合發展,真正形成土地集約利用、產業集群發展、服務集聚配套的產業集聚區,全面提升開發區的整體規模、發展水平和競爭實力。利用三至五年的時間創造“三個一流”和“三個70%”。“三個一流”即一流的服務、一流的政策、一流的環境;“三個70%”即經濟總量占江源的70%、財政收入占江源的70%、固定資產投資占江源的70%。
按功能布局規劃建設核心產業區、綜合服務區、持續發展區三個區塊。園區積極把握國家大創新、大健康發展的時代趨勢,立足大健康消費需求。以人參制品為主導產業,涉及人參制劑、創新藥物、人參中藥、國際醫藥、人參保健品及食品、人參化妝品、醫療器械生產等。最終將園區打造成人參交易生命科技策源地,領跑世界人參醫藥科技發展,全面開啟人參產業4.0新時代,成為帶動經濟轉型的重要支撐,建成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稅金100億元。
園區規劃面積4500畝,其中煤化工產業占地1000畝。園區依托白山市主產冶煉焦煤的優勢,結合中國多煤、少氣、缺油的資源狀況,在產業規劃上以新型能源精深加工為方向,發展煤化工特色能源產業,利用原煤→精煤→ 焦化→熱能利用→煤氣、焦油、粗苯綜合利用,形成焦化產能、熱能、LNG、煤焦油深加工、粗苯精制等高附加值產業,將煤炭資源優勢轉化為能源優勢、經濟優勢,拉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將原煤價值吃干榨凈,具有典型的循環經濟特征和明顯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通過實現煤電建材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建成高科技、高質量、高效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煤、電、建材大型煤炭循環經濟園區,建成后年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
:開發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距白山市中心約為10公里,距江源區中心約為13公里,距長春市約為255公里,距長白山機場約為180公里,距丹東港口約為300公里,沈長線、鶴大線和渾白線從境內穿過。同時隨著高鐵(四白高鐵)和高速(鶴大高速、輝白高速、臨白高速)建成和運行,開發區將與全國各地形成立體的交通網絡,交通將更加便捷通達,更加有利推動園區的建設和發展。
開發區規劃面積12.56平方公里,其中達到“四通一平”的建設用地6平方公里,有著廣闊充足的發展空間。同時,隨著市區一體化的推進,白山將會更加注重節點鎮的建設發展和規劃,實施城區有效對接,這將會促進產城融合,因此,開發區是最理想的白山產業項目承接地,可以有效解決項目建設用地緊張的矛盾,這樣就會加速推進園區的建設進程。
江源工業經濟開發區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境內蘊藏著豐富的煤炭、石灰石、透閃石、麥飯石、瓷石、鐵礦、硅石、金礦、石墨等礦產資源,同時周邊敦化、梅河、樺甸、臨江等城市均有A級的硅藻土資源。
域內道路網縱橫交錯,總長度約為6公里,主干道興企路,總長3.5公里,貫穿整個起步區,域內有6.6萬千伏變電站一座,消防站一個,物流中心一處,兩處水源地日供水能力可達3萬噸,另外日處理1萬噸污水處理廠和垃圾中轉站已完成選址,這些基礎設施的建成和完善大大增強了園區項目建設的承載能力。
江源區委、區政府和開發區管委會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不斷創新服務理念,出臺創新發展黃金十五條,對國家鼓勵的主導產品、技術含量高、投資額大、財政貢獻率大的重點項目,實行“一事一議”,提供“一站式”、“零距離”、“全天候”服務,綠色通道延伸至投資項目的方方面面,人文關懷覆蓋著企業經營的每個環節,“親商、和商、安商、富商”已蔚然成風。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