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前,伴隨著一次大規模的工業遷移過程,一批人千里迢迢來到瀘州,從此便留在了這里。其中的“三長”,更是保留了一代人的記憶。
“1965茜草工業記憶”主題臨展博物館為主的茜草工業遺址保護項目,正是瀘州版“東郊記憶”(成都工業遺址主題旅游地),封存了瀘州三線建設這一段不能被遺忘的歷史。
建設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原長起廠總裝車間,是“1965茜草工業記憶”主題臨展博物館核心展區,也將是茜草工業遺址保護項目“1+N”博物館群中的“1”。
這個擁有3條生產線平方米的大車間已經完成了廠房墻面刷漆、頂棚補漏等一系列工程,經過接下來的布展裝修,將“搖身一變”成為博物館。
展品里的“大家伙”們有“回遷”的135臺原長起廠舊生產設備:包括原長起廠從德國進口加工單元、意大利進口的立臥加工中心等20噸以上的設備,其中,1958年出廠的“中心鉆”車床,至今已有60余年歷史。個頭小些的有車床、銑床、磨床等。
博物館里的歷史講述者除了“三長”廠的舊設備,展品還有“三長”廠內遷到瀘州投入“三線建設”的老物件、老照片、老廠史、老廠志、代表性產品等。
截至目前,瀘州市茜草工業遺址保護項目部已接收到舊設備135臺,照片近400張,重要文件30余份。照片、重要文件等資料將掃描成電子檔存檔,并作為展出資料展出。
茜草工業遺址保護項目主要集聚后工業旅游產業、城市休閑娛樂業,以及文創類產業三大產業,建設“1+N”博物館群(包括中國瀘州三線建設工業遺址博物館、瀘州革命歷史博物館、瀘州創文創衛博物館、瀘州民俗博物館、瀘州名人博物館)、醉美川南、川南風情酒店、川南特色風情商業街、長江文化廣場等組成部分。
二期開展博物館群、大學生創意實踐基地、工人影劇院、工人俱樂部、主題酒店、影視拍攝基地、時尚風情街區、藝術創意中心、長江奇石古玩街區、主題廣場等其他區域的建設;
三期進行其他配套環境打造和商業開發。其中,第一期工程即工業遺址博物館、周邊環境整治、綠化、臨時交通通道及停車場。“1965茜草工業記憶”主題臨展博物館也將力爭在春節期間試開放
大量來自北京、天津、撫順等工業基地的人們,攜帶著大量機器設備和他們的人生,輾轉來到了長江邊上這個飄著酒香的偏僻小城。
可以想象出當他們捧起一捧長江水,洗去一路風塵,望著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長江時,豪情壯志,大干一場的激動心情。
于是、他們在長江邊上建立起了長江挖土機廠、長江起重機廠、長江液壓件廠等眾多的工礦企業和科研單位。多少年來,他們為國家生產了大量挖土機、起重機等設備,產出天然氣、頁巖氣和大量化工產品。
時間推移,時代變化,老廠房空了,墻也斑駁了,窗戶也破了,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些老設備,曾經的這片廠房也冷了下來,到處都是拆遷的殘垣斷壁……
萬幸的是,這一大片廠區的一小部分,作為歷史工業遺跡保留了下來,未來這里將賦予新的內涵,文創項目、電影,酒吧、書店和更多的全國工業遺跡一樣,更多是文藝范的玩意兒!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